经过了前面四个季度的艰苦卓绝的经营,尽管我们坚持“不放弃不抛弃”、“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艰苦奋斗精神,公司还是在第四季度末宣告破产——资金链断裂。于是,IBM不得不面对新一轮的资产重组。
在这个“里程碑式”的时刻,我们立足当下,回顾过往,放眼未来,犹如当年范仲淹之登岳阳楼——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步步为营!
一、回顾过往
总的来说,前四个季度之所以会最终造成资金吃紧,并非公司宏观战略出现问题,而是对某些细节问题的处理失当,造成了资金的不恰当使用,进而增大了无效投资,减少了投资回报率;而与此同时,需要用到资金的项目只能通过贷款加以援助。在第三季度初,由于资金链断裂,系统为我们自动生成了紧急贷款,而这也加重了还贷负担,间接造成了公司财政负担加大。
另一方面,公司在前三个季度共租用了两个中型厂房、四条不同类型的生产线,占用了过高的固定成本,这也直接导致了资金链的紧缩。在第四季度,我们通过出售生产线,回笼了部分资金,填补了财政上的空缺,暂时为公司的经营缓解了压力。
而在前四个季度,我们IBM的运营也并非只有失误——在很多方面,我们依然存在着不少闪光点,充分体现和应用了我们整个管理团队对市场的准确认识和预测能力以及相关知识。比如,从第一季度开始,公司便立下了“同时开辟华东和西南两个市场”的战略思想,因为我们通过市场分析和博弈分析,认为长远来看这样的战略布局对公司的生存发展最有利。而事实也证明了我们当初的预测——没有一家其他公司开辟西南市场!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当初我们资金链不出现问题,现在西南便是我们IBM的天下!当然,资金链的断裂是由于后面的某些决策环节在资金的利用上额度过大造成的,与这个宏观战略并不相关。
二、立足当下
第五季度,随着IBM公司的重组,我们又重新回到了起跑线上。这次我们面对的是已经经营了四个季度的竞争对手,这就像一个刚刚诞生不久的中国公司,面对着一群虎视眈眈的跨国巨头们,竞争和挑战可想而知——但,正是这种挑战,激起了我们赶超的决心!
三、放眼未来
带着前四个季度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我们现在战略更加清晰、战术更加坚定、目标更加明确、手段更加科学。相信我们IBM这一次一定能发奋图强,一鸣惊人!
|